自由容器
特色1.科学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合理教学体系
ABUIABAEGAAgxozluQUoluzkhgUwlgQ45wI

实验室资源有效整合。根据学校工科特色和我们艺术设计专业特点,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学校层面,2005年整合管理学院“企业策划与广告设计专业”并入艺术设计学院,组建新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实验室资源和师资队伍充实摄影实验室,使得摄影实验室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整合软件工程学院“图形图像专业”和“动漫专业”师资队伍,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二级学院内部,构建功能集约、全学院资源优化、面向全校开放、运行高效的艺术设计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建立了新的基于数字媒体视觉艺术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意人才培养搭建了互通共荣的高效平台。


2. 教学科研有机结合



中心依托学科优势统筹相关教学科研实验室资源,促进教学科研互动,中心教师郑刚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纹样图案及相关文物物品信息化建设》,是艺术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的成果和结晶,马牧群教授主持的“校企合作助推学生创业开放创新平台项目”获得2015年度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资助项目,获得资助资金30万;项目使学生了解行业、市场最新发展和学术前沿动态,激发科研兴趣,启迪科研思维,掌握科研方法,培养科研道德,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实现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



ABUIABACGAAgxJjmuQUol7662wUwowk4kAY
3.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
ABUIABACGAAg_PX9ugUo3tCN2AQwvwY48AQ

探索建立高校与社会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突出应用型本科专业能力培养新趋势,促进专业实验与科学研究、工程训练、社会应用相结合。联合北京国信卓越信息技术研究院共同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协同孵化基地,和甘肃睿思特贸易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兰州睿思特商业空间与文化创意推广中心学校层面和兰州红星美凯龙签定战略合作协议,为学生自主创业、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创意设计、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在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多维度合作。中心还聘请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导演刘宁宁担任摄影与影像制作实验中心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纪录片、宣传片的拍摄与制作。已培育孵化出甘肃艺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光影传奇影视工作室、A舍工坊、智绘新视界等4个创业企业和团队。组建校外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目前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多个,其中20多个为我学院历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企业。使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创新创业的孵化器。


2016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慕课”
建设成效
ABUIABACGAAgn-r9ugUo8M-biQUw3gs4rAc

一、学生学习效果

先进的教学思想、一流的教学环境、创新的教学体系、领先的教学方式,必定有好的教学效果,必定能培养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近年来,在为大学生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彰显他们的这种能力。

截止20165月底,实验教学中心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各种奖项达85人次,共计获国家级奖项33人次。其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8人次。

近三年,有6人次获国家奖学金,27人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人次获省级三好学生,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58人次。

实验教学带动“创新创业”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目前在校有4个创业团队进入培育期,参加全国互联网+和创新创业大赛。历届学生自主创业企业初步统计有20多家工商注册企业,从事艺术设计有关的业务。


自由容器
示范作用

1)为校企合作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了高校协同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中心利用现有的实训平台与地方企业展开合作、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目前学院已经与20多家企业有科研和教学协议,随着合作的深入,未来几年,合作单位将达到30多家,建立教学实践基地8个。近年来省内外兄弟高校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示范作用
图文展示
ABUIABACGAAg6oL_ugUoqpHd_wUwjwY40AI

2)立足兰州,面向甘肃,辐射西部。依托甘肃文化大省,立足文化产业,通过聘请企业指导教师,拓展本科生学习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学校与地方企业的协同育人的体制与机制。另外,积极鼓励相关专业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设计服务和艺术创作,为文创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增加参与工程的能力,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能力,进而提高实验中心的专业认同度和在全省高校艺术类实验中心示范性作用。


二、主要实验教学成果及获奖情况

 近三年,中心建成省级质量工程课程2门;

《摄影与摄像》2016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

《装饰材料与工艺》2016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慕课”

获得各类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4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2本,其中实验教材3本;承担教学研究项目4项,发表教改论文13余篇;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1项;中心人员发表学术论文26余篇;8位教师获得的各种省厅级奖。

ABUIABACGAAgsazV1wUokc73kgUwtwQ4hgM.jpgABUIABACGAAg_vvW1wUo2KHr8gIwsQc47QE.jpgABUIABACGAAgqZ-V1wUo58bc3wQwzwQ4pgM.jpgABUIABACGAAgquzW1wUouJq-nQYw9gY4jAI.jpg

ABUIABACGAAgoNeTyQUoiY-a1gcw5A44lgw